English

“知识建设”工程

1998-11-25 来源:中华读书报 □本报实习记者 李硕 我有话说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全球灾害总损失的四分之一左右,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3-6%,而发达国家灾害损失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3-0.5%。这无疑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而,减灾、防灾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减灾科学是运用科技手段对灾害的监测、预报、防御、抗击和救助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学科,它需要包括计算机、雷达、遥感、信息、测量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支持。作为减灾防灾工作巨大的智力支持,我国目前减灾科学的研究与普及的现状如何呢?

民政部救灾救济司、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办公室高级项目官员郑远长博士介绍说,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减灾防灾水平已初具规模,科学减灾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机制;政府不断加大对减灾项目的资金投入,根据不完全统计,建国近五十年来,我国在减灾项目上投入将近10000亿元,其中减灾工程建设投入7000亿,非工程性减灾投入1000亿,救灾投入2000亿,成绩显著;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形成了全国防疫和灾害医疗救护网络。同时,国家制定了有关的政策和法律,其中包括“防洪法”、“防震减灾法”、“水土保持法”等,还公布了一批减灾保护生态环境的实施条例,为科学抗灾减灾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促进了减灾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进程。

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专家组组长,中科院减灾中心王昂生教授向记者介绍说,建国后,我国减灾科学研究突飞猛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制的“中国台风暴雨减灾科学系统”,在长江和珠江流域六省市建立了示范系统,对暴雨提前1-3天进行预报并发出警报,其资金投入仅几百万元,在六年内减少灾害损失达十几个亿。目前全国已有123个涉及减灾研究的科研机构,国家“八五”期间投入一亿元经费,用于减灾科技研究。

但是,王先生同时指出,由于我国科技和经济总体水平还不高,减灾资金投入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要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虽然我们的部分减灾科学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从总体上看要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问题出在哪里?

一个原因是,研究机构分散,没有专门的宏观协调管理机构,无法形成综合研究的优势。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凡减灾活动比较成功的国家都有一些常设专门职司减灾科技研究的部门。例如,日本有个“科学技术厅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它的主要任务就是推动减灾科技的综合实验研究,它是日本自然灾害研究工作综合性中枢机关。因此虽然日本地震频频,往往能够因准备充分、安排得当而“大事化小”。

虽然我国现有的减灾科技研究机构不可谓不多,但这些机构分别属于不同的大学、研究院(所)或不同的部委,各自为政。这种研究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宝贵的人力物力。随着自然社会条件的变化,灾害越来越以综合的形式出现,一灾多果、多灾多果、多灾一果的现象日益增多。现行的研究体制更显得捉襟见肘。

其次,研究资金投入少,科研实验设备落后,导致我国目前减灾科技总体研究水平落后。由于减灾科技特别是尖端高科技在减灾中的研究对实验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减灾科技研究的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我国目前尽管已经加大减灾科技的研究资金的投入,例如“八五”期间就投入了一亿元经费。但这与减灾科技研究实际需要的资金投入却还相差甚远,不少减灾科技研究机构感到经费严重不足。

减灾科技研究成果不能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没有形成有效的减灾科技推广机制也大大阻碍了减灾科学事业的发展。让人痛心的是,我国不少地方不仅不重视减灾科技的研究,而且也舍不得投资运用减灾科技成果;结果是科技工作者花费心血研究的不少先进科技成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甚至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内,无法转化为人们减灾活动中有力的武器。

王昂生教授认为,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依靠国家对减灾科技研究大量投入是不现实的,关键在于加强科技减灾的普及教育,提高人们对科技减灾在减灾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这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所辖范围内的各种可能的自然灾害要能做到心中有数;并能依据科学的指导,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郑远长博士则指出,防灾、减灾、科学救灾意识的普及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建设工程,需要教育、出版、新闻、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互相配合。它需要时间但必须抓紧进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